媒体报道


连载(四):武汉一役,必将从一个“切入点”带动跨越式发展而加快实现“健康中国”

发布时间:

正如前文所述,国家在20年内发生了两次类似的重大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一次比一次大,并且影响了我国的开放发展,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防控、应急体系、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问题,那我们自然都会在问:疫情过后,为了让国家更为强健,社会运行更为稳健,社会治理更加现代化,同时经济能快速得到恢复,我们要做的最重要且紧急的事会是什么?这件事情的切入点又是什么?

 

 

我想,虽然可能临时增加一个“措施”来打个“补丁”,但总体上国家各个领域,所以正如很多专家预测的”2020年经济总盘面不会有大的系统性风险”,2020年“黑天鹅”武汉疫情实际上只会让我国原来规划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治理措施,更加快速且万众一心地实现“中国式”落地,特别是经济领域提前是有规划、有计划的,而不会因为某件突发事件而乱了阵脚。我国在2013年以来、特别是在2016年于健康中国方面做了系统的部署,这次疫情会加速这些部署的落地。

 

 

这将是“变不利为有利”“祸福相依”中国式智慧的又一次集中体现,系统的措施在疫情后会全面展开。

 

所以,答案就藏在我国原有的经济规划和社会治理的部署里:

 

一、我国未来的经济战略布局的制高点是智慧化、人工智能、大数据。是抓住人类第三次的产业革命,这就是为什么说“雄安新城规划是事关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立于千年不败之地。

 

二、疫情过后国家会率先从“健康医疗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因为这事关国家“经济发展”。

 

01   从2020年开始,“健康医疗产业”即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迈入1万美金。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了,意味着“健康医疗产业”即将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之一。

 

02   政府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至关重要

 

1和2的内容可关注此微信公众号找到前文

 

03   居民的健康医疗消费在政府提高公共卫生领域的供给质量后,会得到更好的释放

 

(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诸项政策落实后,居民在健康医疗方面的消费乐观。

 

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而中央在健康领域的投入,居民个体的健康医疗需求会逐步旺盛,势必会提高医疗健康服务的质量,这样自然会进一步带动和激发居民的健康消费。同时。并形成独立篇章,尚有详细的促进百姓健康的举措和安排,可见中央是要大力气推动百姓健康消费,政府不仅是要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我们从《“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纲要》可以看到。

 

 

●  从2020年开始,到2030年投入将达到6万亿,国家投入会持续增加。10年内的总投入将达到30万亿。

 

●  2019年GDP为100万亿,人均1万美元。从2020年开始,人们个人在健康方面的消费会大幅度增加。国家投入也是在进一步引导百姓在健康方面的消费投入,未来10年的总金额将达到30万亿以上,估算2030年居民个人在健康消费方面的总金额会达到6万亿。

 

● 由于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制度,个人健康消费和家庭医生也将有必然联系。

 

且看国家出台的系列政策和部署:

 

● 2016年10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 2919年7月15日,国务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

 

● 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 2019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 2019年10月份起,各省成立健康推进行动委员会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有系统的安排(详见上表)、与此同时。在针对“健康促进”方面,《规划纲要》也做了详细而系统的规划。更好地落实《规划纲要》,在健康促进方面,中央又有两个强有力的措施:

 

第一,国务院以及各省级政府成立健康行动推进委员会。

 

第二,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宣传等机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新闻媒体和学校,乃至个人,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单位的各项要求,明确“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还有明确的监督机制。

 

(2)这次的疫情对大众又是一次健康教育和健康总动员。

 

从此次疫情早期公布的新冠肺炎的死亡案例来看,大多是身体素质差,带有并发症的中老年人:
 

  1月23日,共收到国内25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国家卫健委公布新冠肺炎数据:截至1月22日24时,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其中80-90岁的8人,70-80岁的 2人,60-70岁的有5人,50-60岁的有1人,40-50岁的有1人,2/3以上的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基础性病变或是属于术后。

 

 

●  22日0-24时,24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1例,80岁以上5例,分别患有癌症术后、肝功能损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帕金森等慢性、基础性疾病,其余均为65岁以上老年人,新增死亡患者8例,除1例53岁以外。

 

这次疫情的暴发,进一步让大众深切认识到“身体强健、自身免疫力是抵抗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认识到拥有健康体魄的重要性,并切实体会到自己是本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个认识促使大众在疫情后会“动”起来!健身运动、健康消费、健康休闲、健康旅游、健康设备的使用等会有个持续的高峰,并逐步养成新的生活方式习惯!

 

(3)居家和穿戴式健康设备的市场红利空前

 

未来居民健康消费的增长必将引起居家健康类设备的销量实现暴涨,以电子血压计为例:

 

据统计、而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电子血压计普及率为50%和60%,2017年达到5%左右,近年来有所提升,2012年我国电子血压计的普及率仅为1.2%。

 

 

美国总人口仅3,27亿。日本人口仅1.3亿。我国人口达到14亿。按美国和日本发达国家的电子血压普及率。我国血压计未来10年销量惊人,电子血压计的刚性需求表明销量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且仅高血压人口就达2.4亿人之多。

 

目前市场上电子血压计价格在300-1000元不等。假设中国有一半的高血压患者即1.3亿左右的人数购买电子血压计,那么电子血压计行业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650亿元,以500元为平均单价计算。

居家类的健康设备多达数百种。因此,我国居家健康类设备市场空间巨大。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智慧时代,具有物联网性质的居家健康类设备将从2020年开始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们可以想像,电子血压计的居家检测数据随时和自己的家庭医生分享会不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呢?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居民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居民的健康消费需求会达到更好的释放,从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2020年开始,健康消费将逐步增加;政府在提高医疗健康的供给服务质量后。

 

同时。智慧类的、有医生随时“陪伴”的居家健康设备将成为时代主流,物联网时代会改变健康类设备的运用场景,结合家庭医生的普及。

 

2月3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确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 要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堡垒,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同时,提出“要着力稳定居民消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进一步培养居民健康生活习惯”,更好满足居民健康生活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疫情过后可能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

 

其实在写此文的过程中,中央已经这样布局了:2月3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 要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堡垒,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2月12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明确:“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答案已经不言而喻!疫情过后可能最紧急最重要的事项一定在“公共卫生领域”。

 

2月14日总书记重要指示:“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

 

优化投入结构,加强能力建设,就是在增加医疗投入的同时。也要强化在公卫方面的投入。

 

“能力建设”方面固然包括了“加强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但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服务手段,即相应的设备和软件系统。

 

由于有2012年以来国家集中采购健康一体机的失败例子。而是在确定具体项目和方向后,个人相信这次国家不会再采取全省集中采购的形式配备设备,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自行采购。

 

至于具体所需设备的方向,2月14日的中央精神也有提及:“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这就是“智慧公卫”的方向。

 

这次中央明确强调“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自然就涉及到相应的软件系统,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和“分级诊疗建设”。

 

这个软件系统必须是是扎根于公卫而与医疗互联互通的, 而“智慧公卫”系统就是这样的软件系统。不久的将来。将直接助推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由智慧公卫系统和智慧医疗系统形成无缝对接。

 

结合国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方面的战略布局,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公共卫生项目”的既定规划,国家在疫情过后更会加大在“智慧公卫”方面的投入力度,进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并从“智慧公卫”切入而开展“智慧健康”( 健康管理的智慧化、医养结合智慧化、居家养老的智慧化、个人智能化的健康检测设备、居家智慧化健康检测)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实现“健康中国”的同时。带动我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

 

—— 后续继续解析

(作者写于2020年2月21日)

 

服务热线

400-180-5908


尊龙凯时官网 健康微信公众号